大会介绍
大会组织机构
往届回顾
参会指南
大会日程
演讲嘉宾
2025 合作伙伴
展览简介
在线展示
2025 同期活动介绍
2024同期活动回顾
2023同期活动回顾
新闻资讯
合作媒体
下载中心
会议注册
展览参观登记
媒体注册
秘书处介绍
联系方式
主论坛:NEV50@2035:多元路径与协同发展
时间:2025年9月27日 09:00-12:00
地点: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5-7号宴会厅
“NEV50@2035”是2019年首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提出的重要发展共识,旨在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到2035年实现50%的市场占比。当前,全球电动化进程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技术路径多元演进等新挑战,也为跨区域协作与技术互补带来了新的机遇。本论坛将邀请政策制定者、整车企业及产业链相关方,围绕NEV50@2035目标,深入探讨纯电动、插电混动、氢能、低碳/零碳燃料等多种技术路径的互补发展,分享面向不同区域市场需求的技术演进战略及企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与跨国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全球新能源汽车生态体系。
主持人:
罗晖,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部长(主任)
赵福全,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张进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开场及嘉宾介绍
致辞
主旨报告
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成立仪式
对话:全球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与国际合作
主持人:Moderator: :赵福全,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
对话主题:
如何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
如何更好的发挥国际组织在全球合作中的作用?
专题演讲
主持人: 张进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合作论坛
时间地点:9月27日09:0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1号宴会厅
承办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的深度变革,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浪潮推动技术体系与产业格局加速重构。在这一背景下,中德作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双引擎,既面临共性挑战,也蕴藏互补机遇。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应用与数字化创新领域发展迅猛,而德国在高端精密制造与工业自动化方面积淀深厚,双方通过技术协同可突破转型瓶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政策博弈与全球供应链重构进一步凸显合作的紧迫性。欧盟碳边境税及电动车关税谈判加剧不确定性,但双方对技术共生的需求持续增强,亟需通过联合研发抵御贸易壁垒。2025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叠加中德电动汽车合作指导委员会第9次会议在华举办契机,为政策协同与技术融合提供了战略窗口。面对产业拐点与技术爆发点,本届论坛旨在推动中德在智能电动时代共掌定义权,通过协同创新重塑全球汽车生态。
史明德,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
张琳,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
马钧,同济大学教授
主题演讲:中德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路径
话题: Topics:
主持人: 张琳,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
高翔,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奔驰
陈巍,北汽集团副总经理
深化中德合作,开拓未来出行新时代
张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
王晓娟,吉利对外合作研究院院长、分管德国研发中心
主持人 马钧,同济大学教授
圆桌对话:中德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讨论问题:
1、如何识别中德数字化转型本地化发展需求及其差异?
2、中德企业数字化转型内在驱动力及发展战略
3、中德数字化转型合作模式及典型案例
对话嘉宾:
总结发言
中英交通领域碳中和协同发展论坛
时间地点:9月27日09:0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2号宴会厅
英国政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快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中英两国在汽车及相关产业链上具有高度互补优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快速扩张的技术应用场景和日益增强的全球影响力;英国则以深厚的工程基础、高质量营商环境和领先的绿色创新能力,在推动电动化、智能化及本地制造方面展现出独特吸引力。本论坛旨在为中国企业投资英国、拓展欧洲市场搭建权威平台,同时助力英国中小企业了解中国市场、对接本地资源、实现合作落地。论坛将邀请两国政府机构、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及创新型中小企业代表,围绕投资政策、项目合作、市场准入、产业配套、技术协同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搭建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建立更加高效、稳定、互利的中英汽车产业合作体系。
张旭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
柯麦佑,英国驻华副贸易使节,公使衔参赞
Hiten MISTRY, 英国商业贸易部汽车行业国际贸易与投资总监
战静静,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顾佳,英国商业贸易部
专题演讲:中英交通领域政策引导与战略协同
主持人: 柯麦佑,英国驻华副贸易使节,公使衔参赞
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武平,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
Hiten MISTRY, 英英国商业贸易部汽车产业国际贸易投资主管
捷豹路虎
吉利汽车
英国汽车供应链名录发布
主持人:柯麦佑,英国驻华副贸易使节,公使衔参赞
Moderator: Hiten MISTRY,英国商业贸易部汽车行业国际贸易与投资总监
圆桌讨论:中英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前景
1、近期,英方发布《现代产业战略》强调,要大力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在此背景下,中英两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有哪些核心的互补性与协同点?
2、从研发到市场,中英双方可在哪些具体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发与示范?
3、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高度依赖数据,但数据跨境流动面临各国日益严格的监管。目前,双方在“数据安全边界”的定义与管理上有哪些共识需要达成?
4、未来,中英双方如何在严格遵守各国数据法规的前提下,继续推动智能网联核心技术的协同创新?
圆桌讨论:汽车企业如何合规出海?
讨论问题:Topics:
1、当前汽车出海面临的核心挑战是不同地区市场法规差异大、认证周期长且成本高。在此背景下,国际认证和英国当地路试如何从“准入门槛”转变为战略的赋能工具,帮助企业提升产品适应性?
2、面对不同标准体系,中英双方应如何加强在标准前期的协同,共同推动将更具包容性和先进性的技术标准纳入国际体系,从源头降低未来出海的技术壁垒?
3、在各国市场准入要求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中英两国的检测认证机构如何通过“合作认证”、 “报告互认”等机制创新,打破技术壁垒,避免重复检测,真正实现检测结果的国际互通?
主持人:顾佳,英国商业贸易部
英国企业路演
1、英国大宗商品研究所CRU
2、DHL
3、DP World
4、Project Blue
5、Relx
6、Mira
7、Elementis
11:55-12:00
货车零排放及基础设施协同发展论坛
时间地点:9月27日09:0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3号宴会厅
支持单位:
能源基金会(EF China)
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都在推动零碳及低碳转型,货车是汽车及交通领域减碳的重点及难点,其实现零排放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推动货车零排放加快转型,促进交通领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已连续举办多届“中重型商用车零排放论坛”。本论坛以“货车零排放及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货车零排放转型最新政策,交流全球货车零排放技术路线进展,分享不同应用场景零排放货运经验,探索超前布局补能基础设施网络,旨在促进行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合作推进货车零排放转型和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主持人:Moderators:
主题演讲:全球货车零碳转型现状及趋势
全球货车零排放转型进展及政策趋势
崔洪阳,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双积分”管理工作进展及经验分享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数据处
聚焦重点行业政策引导,推动重型车减污降碳
郝春晓,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
京津冀零排放货运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
王聘玺,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主任工程师
主题演讲:货车零排放及补能基础设施超前发展
货车纯电动平台解决方案及趋势发展
中国一汽商用车氢能动力域产品技术
以技术创新推动交能融合, 促进商用车电动化高质量发展
11:15-11:30
深圳市零碳排货运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畅想
主持人:陈建华,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主任
圆桌对话:货车零排放的发展路径及应用前景
1、货车不同应用场景最适用的动力形式技术路线研判? 不同动力形式的货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对比如何? 每种技术路线需要哪些政策激励?
2、海南提出禁燃,在这个场景下, 岛内货运零排放发展路径是什么?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3、补能基础设施布局目前存在的不足, 期望通过哪些政策激励其适当超前布局?
4、如何推动货车零排放转型? 各部委如何在管理中应用碳积分、 排放标准等工具?如何加强多部委协同?
新能源汽车国际检测认证与合规论坛
时间地点:9月27日09:0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4号宴会厅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全球化布局的背景下,检测认证作为产品准入的核心门槛、合规作为跨境贸易的基础保障,已成为支撑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支柱。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技术能力、全链条合规体系建设等领域持续突破,从早期对标国际标准到逐步形成“标准能力输出+合规实践创新”的特色路径,为全球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 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研)承办“新能源汽车国际检测认证与合规论坛”,旨在通过跨国界、跨机构的深度对话,推动构建“检测标准协同、认证结果衔接、合规规则共通”的全球生态,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出海与国际合作。
合规护航、质量共赢——新能源汽车全球发展新格局下的中国方案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标准合规建设
丁彦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部部长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国际扩张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格局
Sandra VOLKANOVSKA,BSI全球体系认证业务总监
“世界新能源汽车标准与测评创新工作组”成立仪式
数字化赋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合规准入
吴大伟,祐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
国际动力电池碳足迹管控法规和政策对比解析
关于构建面向“全球南方”国家新能源汽车检测体系的实践与倡议
汽车数据可信跨境最佳实践发布 /“汽车数据可信跨境工作组”成立仪式 /“世界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发布仪式
第二届海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全体会议
欢迎晚宴
地点:国宾馆宴会厅
主论坛:前瞻科技与融合创新
时间地点:9月28日14:00-17:3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5-7号宴会厅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智能芯片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改变汽车产业的形态与边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也加速了跨国、跨领域的融合创新,重塑产业生态与全球协作格局。本论坛将聚焦“前瞻科技与融合创新”,邀请来自整车制造、动力电池、芯片研发、平台服务等领域的企业代表及政策制定者,分享技术变革对出行方式、产业结构与用户体验的深远影响,探讨制造企业与互联网平台、出行服务、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推动未来出行与美好生活的深度融合,共建开放、安全、包容的未来出行新生态。
侯福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桂俊松,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
张旭明,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秘书长
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发布
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颁奖
对话:AI×云×芯片×系统:智慧出行新生态
主持人: 桂俊松,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
引导发言: 张亚勤,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
专题演讲: 智慧出行愿景下的前瞻科技与融合创新
主持人: 张旭明,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秘书长
松永明,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专务理事
落合真平,五十铃汽车株式会社涉外部长
车网互动赋能零碳电网
时间地点:9月28日09:0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2号宴会厅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能源基金会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加速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为电力系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车网互动技术作为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深度融合的关键创新,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探索将车网互动作为实现交通低碳化、支撑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措施,开展了大量的示范性工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为了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正加速推进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首批选取9个试点城市30个试点项目。
当前,中国正积极探索车网互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仍存在设备兼容性不足、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电价及需求响应等激励机制仍有待创新和突破、动力电池寿命及质保焦虑等痛点,制约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本次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政策制定方、行业组织、车企、电网、示范企业,以试点成效为基石,共商技术标准统一、商业生态构建与政策机制创新,推动中国率先形成技术先进、模式清晰、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和经验,以市场化机制引导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主持人: 刘永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引导发言
中国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调研分享
刘永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主持人: 杨佩佩,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组主管
对话:
话题1:试点城市车网互动推进工作分享
1、各城市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开展情况、 以及对于电力系统的实际成效;
2、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推进过 程中,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 问题;
3、车网互动在电力系统中的定位 ,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对 行业发展的建议。
主持人:付毕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话题2:整车企业加快推进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路径
1、放电协议标准何时可以统一,相关国行标制修订进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整车企业及充电桩企业推进解决;
2、车辆有序充电、V2G功能推进缓慢,车企相关技术成熟度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行业如何推进等;
3、车企在开展车网互动试点中有哪些经验及问题;
4、目前电池技术发展现状,是否满足车网互动需求, 整车企业是否对参与车网互动的电池提供单独的质保政策;
5、交流放电相关标准及研发进度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及应对方案。
话题3:电网及运营商加快推进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路径
1、从电网电力调度、电力市场交易的角度,如何看待车网互动?车网互动对于电网能带来哪些价值, 这些价值是否已经得到验证?
2、特来电在车网互动方面做了哪些实践,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经验分享, 又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
3、国外的V2G实践经验有哪些可以供国内借鉴, 国内目前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快推进车网互动商业化进程。
4、结合蔚来实践,峰谷分时配套电价政策、 需求响应机制等对于车网互动的影响。
整车平台创新与产业链新机遇
时间地点:9月28日09:0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3号宴会厅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个具身智能系统,其整车平台作为具身载体将突破传统刚性体系,将演进为融合多能源系统、具身感知、具身大脑、网联通信与软件定义的智能载体。本论坛聚焦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整车平台创新方向,探讨如何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成长型机电架构,实现用户共创与个性化定制;如何通过模块化底盘与多能源协同策略,打造兼容纯电、插电、氢能的共享平台,实现平台资源复用、快速迭代与定制化功能共存;以及在电气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趋势下,产业链如何从线性向生态共创转型,供应链如何参与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并快速迭代,成为前沿技术的共创者与供给者,系统性重构价值分配体系。
主持人: 蔡蔚,哈尔滨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国家卓越工程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专题演讲:面向具身智能的整车平台演进与成长性架构设计
话题: Topic:
1、如何打造“成长型”机电架构,构建持续演化能力,全面复盘架构底座技术的新需求;
2、探讨电气架构、多能源动力模块、底盘架构等关键子系统跨平台的标准化与灵活扩展策略,实现平台资源复用、快速迭代与定制化功能共存;
3、聚焦软件定义汽车(SDV)背景下,零部件商、开发者如何重塑开发体系,参与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生态。
待定
凌和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长安
毕路,蔚来电驱及高压系统负责人,助理副总裁
茶歇 & 合影
主持人: 张俊智,清华大学教授ZHANG
话题:
智能底盘线控技术安全性-设计与开发实践
海南专场:智能交通创新发展论坛
时间地点:9月28日09:0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4号宴会厅
主办单位: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交通运输厅
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浙江海康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焦海南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交通控制指挥中心、交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深度融合发展等主题,“以会促产”进一步集聚产业生态关联的产学研资源,深化技术成果向产业经济的转化、产业生态跨域协同的商业闭环,“政府-企业-资本”联合打造海南自贸港数智交通创新发展新态势,锚定“向数图强”践行交通强国重要战略,为海南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言
海南收费公路改革技术相关内容演讲
孙逢春院士
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内容演讲
李克强院士
禁燃相关主题演讲
交通强国、构建海南交通数字化体系演讲
陈泰锋,海南交投党委书记
海南收费公路改革政策相关内容演讲
王刚,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副主任
以需求为导向服务智慧交通体系建设
华为
构建数字新底座 助力海南车路云一体化发展
联通智网科技
专注智慧交通领域,提供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海康智联
全场景智慧化应用助力海南智能交通新发展
金溢科技
签约挂牌仪式
主持人: 张海涛,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主任
圆桌论坛:海南智能交通相关产业发展
动力电池可持续发展论坛
时间地点:9月28日14:30-17:3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1号宴会厅
支持单位:能源基金会
随着全球气候危机加剧,为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共识,能源结构转型成为关键路径。发展动力电池产业,既是实现交通领域零排放的核心抓手,也是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动力电池虽然产销规模和应用范围不断推广,但尚未完全形成绿色闭环的产业生态。本论坛邀请政策制定者、产业规划者、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企业负责人等共同参与,对动力电池全球进展、政策法规及热点进行解读,分享动力电池创新技术进展,并对动力电池资源供给的可持续和共赢发展进行研讨,旨在提高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水平,扩大再生材料融入循环比例,为推动战略规划及顶层设计、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等贡献智慧与力量。
肖成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
孙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主题演讲:动力电池全球进展、政策法规及热点解读
全球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视频演讲)
欧盟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机制及核算办法
全球动力电池环境管理政策进展
全球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现状及核算认证进展
主题演讲: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发展趋势
锂矿资源的供应链全球化合作及实践
动力电池循环经济商业模式探索及关键技术
镍矿资源的高效开发技术及国际供应链合作
大数据赋能电池安全的上海实践
主持人:Moderators: 孙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圆桌论坛:从矿山到城市矿山—可持续的动力电池资源开发及回收利用
1、欧盟电池法实施进展如何?对全球电池外贸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2、矿产资源丰富国家如何深化国际合作,共建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 如何加速全球化投资与贸易合作?
3、中国如何推动动力电池的全球化的资源合作, 在与上游资源国合作和在潜在市场建设工厂的经验分享, 对未来国际形势下的合作有哪些重点工作?
4、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如何加速全球交通领域电动化转型? 新型交通应用场景(船用、低空、深海、航空、航天等) 对电池的新需求包括哪些?
5、动力电池回收及再利用发展不及预期的原因是什么?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加速再生材料的循环利用?
海南专场:新能源汽车城市发展论坛
时间地点:9月28日14:30-17:3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2号宴会厅
主办单位:海南省人民政府、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
承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口市人民政府、三亚市人民政府
在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的时代浪潮下,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变革,更是驱动城市迈向零碳未来的核心引擎。本次论坛聚焦零碳能源与城市交通的深度协同,共同探讨如何以车为媒,系统构建零碳城市、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与零碳交通的全球样板。全球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产业规划者、高校研究机构专家、行业组织负责人、企业家等,将以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纽带齐聚椰岛,共绘零碳社会的壮丽蓝图,支撑海南打造全球领先的零碳示范岛,为全球零碳转型贡献智慧。
陈志鑫,海南新能源汽车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席
黄文聪,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主持人: 陈志鑫,海南新能源汽车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席
主题演讲:零碳能源与城市交通
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最新进展概览
电气化出行视角下的智慧充电与能源服务发展
主题演讲: 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零碳基建协同发力,打造海口低碳绿色生态之城
新能源汽车发展:尼日利亚的全球定位
主持人:Moderators: 黄文聪,海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签约环节
AI赋能汽车软硬件融合创新
时间地点:9月28日14:30-17:3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3号宴会厅
在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浪潮加速席卷的当下,AI已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传统汽车硬件与软件相对割裂的开发模式,正被AI赋能的深度融合趋势彻底重塑。AI凭借强大的算法迭代能力与数据学习优势,持续打破软硬件间的技术壁垒,实现从芯片、传感器等硬件性能优化,到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软件功能创新的全链路协同发展新格局。本次论坛将聚焦AI与汽车软硬件融合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讨如何突破智能算力通信瓶颈,完善车端模型轻量化部署;研究怎样推动AI技术与汽车基础软件底座深度耦合,为“AI+汽车”的高效落地提供坚实支撑;探索融合架构趋势下,软硬件技术的创新方向,以此加速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构建更智能、更互联的汽车生态体系。
张文杰,国汽智联创新中心副主任、汽车基础软件分会秘书长
AI赋能智能座舱
车云一体化:AI定义汽车的必经之路
闭门会(仅限邀请):政策制定者、国际组织首脑、全球汽车制造商领袖闭门会
主论坛:海南自贸港与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时间地点:9月29日09:00-11: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5-7号宴会厅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后,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叠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东盟市场区位优势,为全球汽车产业重构供应链、开拓新兴市场、探索机制创新提供战略级试验场。本论坛聚焦“政策红利释放-产业链重构-全球化竞合”三大主线,共同探讨海南如何利用封关机遇打造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贸易枢纽”。
杨国强,海南省政府副省长
邓立松,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赵立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海南自贸港建设宣讲
主持人:邓立松,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情况及封关政策
海南自贸港金融政策
海南自贸港货物进出口管理及相关政策
海南自贸港税制体系建设进展与未来前景
专题演讲:全球自贸港经济与海南封关展望
主持人: 赵立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海南汽车改装联盟揭牌仪式
主持人:黄文聪,海南省工信厅分管副厅长
揭牌人:邓立松,海南省工信厅厅长
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发布
飞行汽车如何引领低空经济发展?
时间地点:9月29日09:00-10:3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1号宴会厅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全球多国已在政策、技术、试点应用方面展开激烈布局,低空经济成为“立体交通革命”的时代命题。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深化,通用航空和城市空中交通(UAM)产业正在迎来爆发窗口期。飞行汽车作为汽车与航空科技融合的前沿产物,是连接空地融合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亦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和主战场。本论坛聚焦飞行汽车如何引领低空经济发展,探讨飞行汽车的全球趋势与中国路径,围绕空域开放与监管机制创新、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建设、适航认证与技术标准体系、场景落地路径与城市治理融合等关键议题,通过城市空中交通顶层设计,建设汽车与航空产业的技术产业链联动生态、基础设施嵌入未来城市体系,助力飞行汽车引领低空经济产业化落地,推动城市空中交通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运营。
Chairman:
熊璐,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
: Moderators:
飞行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及适航
飞行汽车的发展思考
飞行汽车跨界融合驱动低空新生态
低空交通运输:垂起高速长航程
焦点对话:AI驱动汽车研发生产组织模式变革
时间地点:9月29日10:3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1号宴会厅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变革。AI技术通过颠覆性创新重构研发与生产范式,深度渗透至汽车研发生产全流程,成为突破传统生产力瓶颈的关键变量。从基于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市场需求的概念设计,到借助模拟仿真优化产品性能的研发测试,再到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与质量智能监控的制造环节,AI不断突破传统模式的桎梏,显著提升研发效率与产品质量。技术革新也倒逼汽车行业传统组织模式加速变革,车企、零部件企业与研发工具企业间的协同机制亟待升级,组织架构与人才体系需向适应AI时代转型。本次焦点对话旨在汇聚行业专家智慧,共探AI技术深度应用路径,推动汽车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助力行业在智能化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龚淑娟,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AI《汽车制造业》主编
1、在AI驱动的研发和生产转型中,车企该如何保留传统研发和生产精髓,同时构建适应智能化快速迭代的新能力?这种变革对组织架构和跨部门协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2、AI时代,算力是关键,那么车企在构建AI算力基础设施时,如何评估自主研发与生态合作的投入配比? 在芯片应用、算法框架、数据治理等关键领域,需要建立怎样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3、AI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企业应如何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机制,以打破数据孤岛,同时平衡商业机密保护与AI模型训练需求?In the local deployment of large AI models, how can enterprises establish secure and trustworthy data sharing mechanisms to break down data silos while balancing the protection of business secrets and the needs of AI model training?
4、数据安全与模型性能的平衡策略如何把握?另外,面对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法规要求, 企业该如何设计数据使用流程来保证出海合规?
5、相较于传统物理样车测试,AI虚拟仿真技术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验成本、 提升预测精度方面如何创造价值?这种技术普及将如何改变供应商合作模式?
6、未来AI在汽车行业的深度应用,将围绕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需求展开, 大家有何前瞻性预见或畅想?
汽车可持续发展与标准国际论坛
时间地点:9月29日09:0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2号宴会厅
作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汽车产业变革和绿色转型对于全球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将极大地助力“清洁能源、气候行动、负责任消费与生产”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如期达成。汽车企业作为落实SDGs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其角色与责任愈发凸显。
第二届汽车可持续发展与标准国际论坛(IFASS)将凝聚各相关方关于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共识,研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全球汽车可持续相关标准规则以及国际合作、向社会提供可持续汽车产品、汽车可持续标准体系等话题。
丁彦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管理部部长
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欧盟可持续相关标准法规进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分享
全生命周期思维助力汽车产业建设
汽车可持续标准研究工作组筹建方案介绍
圆桌对话:汽车可持续标准研究工作组筹建
Topics:
1、How can enterprises buil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ystems to achieve compliant oper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expansion amid profound changes in global trade rules?
2、 Explor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automotive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in light of global automotive sustainable-related standards and rules.
3、Discussion on the “Guidance for automotive brand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as well as needs for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and product standards.
Participants:
双碳目标下内燃机产业发展新机遇
时间地点:9月29日09:00-12:00,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3号宴会厅
结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修订工作的研究预测,内燃机动力将在中长期与纯电动技术路线共存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内燃机产业的创新发展,既能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治本之策,也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行业应始终坚持高效、智能、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以技术创新为关键发力点,统筹探索实现路径、方式、节奏和力度,奠定优势技术领域发展基础,不断满足能源动力发展需求,加速汽车电动化、低碳化进程。本次大会将聚焦以混合动力驱动内燃机融合发展,以氢氨醇等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燃料实现汽车工业碳中和,旨在促进深化内燃机领域的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不断凝聚共识,为助力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许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帅石金,清华大学教授
议题一: 更高热效率混动发动机技术路径与产业化支撑
增程专用发动机开发理念和实践
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与混动系统
面向真实世界场景的高效内燃机的开发与低碳化研究
双碳目标下涡轮增压技术创新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排气系统发展趋势及挑战
议题二:低碳/零碳燃料内燃机技术进展与创新实践
双碳背景下的高效低碳发动机开发实践
广汽氢内燃机关键技术研发及氢混整车示范运行
零碳引擎之路:氨内燃机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实践
低碳零碳内燃机检测认证与供给管理
交通能源低碳化发展趋势 The Trends in Low-carbon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ergy
新能源汽车青少年科普论坛
时间:2025年9月29日 09:00-12:00
地点: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二层4号宴会厅
地点:海南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1层
*实际议程以现场为准